不时之需
更新时间:2024-10-12 00:29:45
bù shí zhī xū

典故出处

宋·苏轼《后赤壁赋》:“我有斗酒,藏之久矣,以待子不时之需。”

近义词

不时之须

反义词

一定之规

英文翻译

untimely needs <something which may be needed any time>

成语资料

成语解释:不时:不是预定的时间。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出现的需要。
成语举例:粮食要有充分的储备,以应不时之需。
常用程度:常用
感情色彩:褒义词
语法用法:作宾语;表示说不定什么时候会需要
成语结构:偏正式
产生年代:近代
成语正音:时,不能读作“shì”。
成语辨形:时,不能写作“是”。

成语故事

宋朝时期,密州知府苏轼因为写诗被诬陷入狱,后来被贬到黄州团副使。他在黄州期间,遇到两位好朋友。朋友弄到一条新鲜鲈鱼,苏轼问夫人要酒,夫人王闰之早就给他准备酒以备他不时之需,他们乘船去游赤壁,一直玩到尽兴而归。

字义分解

读音:bù

[bù]

副词。 ◎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 ◎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 ◎ 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

读音:shí

[shí]

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:时间。时不我与。 ◎ 较长的时间:时代。古时。 ◎ 泛指一段时间:时光。时令。时分。 ◎ 现在的,当前的:当时。时下。时务。时宜。 ◎ 常常:时常。学而时习之。 ◎ 一年中的一季:时序。四时如春。 ◎ 旧时的记时单位,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“时辰”,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“子时”,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“午时”。 ◎ 现在的记时单位,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:时钟。时差(chā)。 ◎ 某一时刻:按时上班。 ◎ 不定时,有时候:时而。时阴时晴。 ◎ 机会:时

读音:zhī

[zhī]

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 ◎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 ◎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 ◎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 ◎ 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 ◎ 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 ◎ 往,到:“吾欲之南海”。

读音:xū

[xū]

必得用:需求。需要。必需。急需。 ◎ 必得用的财物:军需。民需。 ◎ 等待。 ◎ 迟疑。

展开更多
abcd的成语
热门成语推荐
大家都在看
首页
栏目
栏目
栏目
栏目